张氏剥离刀在胃病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
  • 分享:

20例患者均采用张氏剥离刀,进行远视距内镜黏膜下剥离术(ESD with far away view, FV-ESD,图2、3)。
具体方法:
首先,内镜下用APC距离病变外约1 cm处间隔5 mm环周标记后,黏膜下注射生理盐水、亚甲蓝、肾上腺素混合液(液体配比:250 mL盐水+0.8 mL亚甲蓝+1 mg肾上腺素),注射量以病变充分隆起为准。
然后,使用张氏剥离刀切边(金山电刀混切模式60 W)、剥离(金山电刀喷凝模式40 W),术中如遇出血,直接以张氏剥离刀强力电凝止血(电凝指数60 W),如果是搏动性出血则以电凝钳止血。 剥离完的病变直接使用张氏剥离刀在胃内套住后取出。 需要强调的是:传统ESD强调内镜头端安装透明帽,内镜要充分抵近黏膜下层并用透明帽顶起黏膜盖,充分暴露黏膜下层后再用剥离刀逐步完成剥离。
本研究中笔者采用新ESD方法(笔者将其称为远视距ESD),即内镜不常规带透明帽,内镜也不常规钻入黏膜下层,而是在中远距离对病变做出宏观上、 整体上的观察及判断后,从只要剥离刀始终处于黏膜下层即可进行剥离的原则出发,切边后将张氏剥离刀直接插入黏膜下层,在宏观上确认剥离刀处在正确层面后即进行黏膜下层扫切(详见视频)

发布日期:2017-12-01浏览次数:
您是第位访问者

通信地址:南京市鼓楼区紫竹林3号《中华消化内镜杂志》编辑部   邮编:210003

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® 2025 版权所有
技术支持: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